浦江镇坐落于闵行区东南部,东接浦东新区,南与奉贤区接壤,是闵行新一轮进步的承载地和动力源。近年来,因为市区人口不断导入和高层次人才很多引进,对基础教育的需要持续增长。在此背景下,上海世外教育附属浦江外国语学校应运而生。
上海世外教育附属浦江外国语学校坐落于浦安路66号,占地69.7亩,于2020年9月正式开办,规划设置54个班级,现在已有小学一年级、小学六年级各4个班级。
学校遵循世外教育的办学特质,秉持“融会贯通,和谐致美”的办学理念,以“中国心、世界眼、将来脑、革新手、年代行”为育人目的,致力于建设成为一所世外标准、一流品质、重视融合、特点鲜明的优质学校,进而推进浦江镇学区化、集团化建设,帮助浦江区域基础教育水平的整体提高。
学校塑造创智实验室、乐高项目等,以“为学业增效,为成长赋能”为课程建设目的,呈现层次鲜明、五育融合的“芬雅”课程体系,在“人与自然”“人与社会”“人与自我”三大板块中,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全方位成长。
学校还引进世外智慧学习平台,开发天地探究活动作为项目化学习,选择“海陆空”三大范围培养学生跨学科素养、高阶思维能力与理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。
上海世外教育集团总裁、上海世外教育附属浦江外国语学校校长徐俭表示,从教育的均衡化优质化角度而言,民办学校有很多先行先试的经验和做法可以辐射推广,期望这次办学通过“中国心、世界眼”与家校的融合之旅,让教育愈加丰富。新学校探索新教育,将在浦江镇学区化集团化的新平台上共生共长,把办学、育人做得更扎实。
闵行区教育局局长、党工委副书记恽敏霞指出,将优质教育资源布局到闵行区的每个街镇,让每一个老百姓上家门口的好学校,是闵行教育办学的根本宗旨。世外浦江这所新学校,是推进闵行基础教育进步的一项策略布局,期望各合作方一同推进义务教育更优质均衡进步,为将来更多学校的规范建设、办学模式、师资培训和学生培养提供有益经验。
以上源自今日闵行、闵行教育、上海世外教育附属浦江外国语学校。先看看闵行区部分学校2020年的中考状况:
大家根据学校性质划分后,会发现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是:民办学校的市重点录取率和四校八大录取率遥遥领先,
值得一提的是,与大家印象中不一样的是,文来中学的市重点录取率居然低于上师初级。一方面是由于上师初级这几年的进步,其次是由于两所学校的学生基数差别大,文来中学有600人参加中考,大家总是会忽视悬殊的校内差距。
再来讲闵行区公办初中的状况。上实西校达到上海实验性示范性高中零志愿分数线(572分)123人,占比49.80%,但实质市重点录取率差不多30%左右。而闵行的热点公办初中——莘松中学则只有22%左右的市重点录取率。
对比其他区的公办初中,你会发现这所所谓的闵行区“头号”公办市重率也就是外区一般公办的水平。譬如松江区的九亭中学就和莘松中学的市重点录取率差不多。
闵行区另一所公办强校——交大二附中,今年的自招表现和市重点录取率都很好,但你会发现这个学校的校内班级差距其实不小。自招预录取40人,初中三年级(2)班占了30人。
类似的还有闵行华二。譬如2018年中考住宿班的成绩就明显好于走读班。
这就让大家联想到,中考的名额分配到校,校内角逐的状况下,假如一个学校存在着一个很强的班级,那样大多数的名额或许会被这个班的学生占据。这也是现在倡导均衡分班是什么原因。
综上,大家可以发现,闵行区的公办和民办初中差距非常大,正是由于区内的民办初中实力很突出,致使了过去公办初中的生源遭到了不小的影响。当然民办摇号后,会大为改变。
新中考的名额分配到校比率翻了2-3倍,2022-2023年民办初中不享遭到校名额,将来闵行公办和民办学校的差距大概率将缩小。
相比之下,浦东新区的公办初中中考表现则要好得多。譬如普通人眼里的二线公办傅雷中学,毕业生285人,市重点达线87人。南汇四中今年的市重点录取率则能达到40%以上。
市重点录取率能达到30%的公办初中遍地都是,其中不少是父母眼里的普通公办。
而假如看全区的市重点录取率,浦东和闵行其实是差不多的。闵行区的公办初中之所以表现得这样差强人意,是由于区内的民办初中表现太强悍了。
而浦东新区的民办初中表现虽然也是整体上强于公办,但领先公办的优势并没闵行那样大。区内的头牌民办——张江集团已转为公办,新竹园、交中初级、浦东华2、民办远翔等民办初中的“战斗力”在全市范围内和闵行区的上宝比起来则看上去很普通。
浦东的民办中小学进步相对闵行更为迟缓,且一线民办占比更小,再加上区内优质生源数目庞大,因此区内的公办初中实力不至于和民办拉大差距,甚至出现了几所建平系、进才系的公办强校。
虽然目前两个区的公办初中和民办初中在中考表现上尚有肯定差距,但伴随新中考的到来和民办摇号的推行,大家相信将来公办和民办学校肯定能均衡进步。
(图文来自互联网,侵权删)